2010年1月12日

讓 Nokia S40 手機與 Google 通訊錄同步

同步設定

功能表 → 設定 → 組態 → 個人組態設定 → 新增一個「同步處理」
  • 帳號名稱: 隨你高興 ———(1)
  • 伺服器位址: 「https://m.google.com/syncml」
  • 用戶名稱/密碼: Google 帳號與密碼
  • 通訊錄資料庫:
    • 資料庫位址: 「contacts」
    • 用戶名稱、密碼: Google 帳號與密碼
  • 使用首選連聯結點: 確認

開啟自動同步

功能表 → 設定 → 同步處理與備份 → 數據傳送 → 編輯「伺服器同步」
  • 同步處理資料: 通訊錄
  • 同步處理設定
    • 組態: 個人組態
    • 帳號: 步驟(1)設定的帳號名稱
    • 用戶名稱、密碼: Google 帳號與密碼
  • 自動同步處理: 選擇你要的同步週期

手動同步

如果不需要常常同步,那有兩種方式手動同步的方法:
  1. 功能表 → 設定 -> 同步處理與備份 -> 數據傳送 ->伺服器同步
  2. 功能表 → 通訊錄 -> 同步處理全部

註:同步處理只影響手機記憶體裡的通訊錄,不會影響 SIM 卡上的資料。

2009年12月10日

檢查 Google 未讀訊息的 Google Chrome 外掛

粒粒分明組

節省空間組

不過根據 LiveScience 的文章1,應該完全不要裝這些通知外掛才對。 :p


  1. Workers Should Turn Off Visual Alerts, Study Finds | LiveScience

2009年11月25日

Gmail 與 Google Reader 近日更新

離線版 Gmail 支援附檔

原本離線使用 Gmail 的時候無法上傳附件1,但最近加上了這項支援。
所以要寄檔案時不必先注意自己是不是處於連線狀態了。

還沒有開啟離線功能的人,可以從這裡開啟。

消息來源Official Gmail Blog: Send attachments while offline

Google 閱讀器(Google Reader)可顯示 favicon

一圖勝千文:

消息來源Let your subscriptions' personality come through


  1. 我沒有實際試過,這是轉述官方文章的內容。

2009年11月9日

什麼是 metaprogramming?

剛剛在 JavaScript的中介編程與反射能力示範 讀到兩個 metaprogramming 的範例。
我覺得其中 foreach() 的例子怪怪的。

先來看看維基百科上對 metaprogramming 的定義:

Metaprogramming is the writing of computer programs that write or manipulate other programs (or themselves) as their data, ......

回過頭來看該篇文章所實作的 foreach()
它接受並調用一個函數(f)以及存取一個物件(this.props),但是並未產生或是修改到任何「程式」。
我不懂作者怎麼會拿它當作 metaprogramming 的例子。

不過文章中另外一個例子——accessor()——就是個很典型的 metaprogramming 範例。

2009年9月28日

[Android] 待辦事項(to-do)應用程式

最近買了新手機,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好玩的遊戲趁手的工作事項管理軟體,若是針對 GTD 設計的更好。
以下是我這兩天的試用心得:

Astrid Task/Todo List - 單純的工作清單(task),可以設定 priority 與 tag。

  • 優點
    • 支援工作時間預估與追蹤(time estimation/tracking)
    • 到期日分為軟性與硬性兩種(absolute/goal due)
    • 單一 task 除了特定時刻的提醒(reminder)外還可以有週期性提醒(periodic reminder)
    • 支援重複性 task
    • 可以跟 RTM 同步
  • 缺點
    • 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缺點,只差在它不是專門針對 GTD 的概念設計。

OpenLoopz Free

  • 優點
    • 位置、時間、聯絡人三種特別的情境(context),
      可以根據手機現在的時間地點調整工作項目(action)的顯示順序。
    • 支援階層式 action ,有子項目的 action 會自動被視為 project。
  • 缺點
    • Action 是新增順序排列,且無法調整
    • 被刪除的 action 不會真正被清除,有時候會干擾正常操作

Shuffle - 典型的 GTD 工具,有 inbox、project、context 三種主要檢視模式。

  • 優點
    • 會自動挑選 project 內到期日最早的項目為 next action,不必特別設定
    • 畫面比較好看,可以設定 context 的顏色與 icon,一目瞭然。
    • 「Due actions」 檢視模式,列出今天、一週內,一個月內的工作項目。
    • 「Save and new」可快速新增多筆 action
    • 可將資料同步到 Google Calendar
  • 缺點
    • Project 只能用來作 action 的分類 ,沒有太多細節可以設定
    • 一個 action 只能指定一個 context。
    • 無法只設定 due date,一定要同時指定 start date。

最後是 Shuffle 以使用流暢性取勝!


另外還有兩套我沒有花很多時間試的:

ActionComplete
還沒多人推薦的 GTD 軟體,搭配 AC Inbox 應該會很方便;但是我完全看不懂它介面上的中文詞彙,所以就放棄了。
myGTD
介面太花,我連功能都沒試就關掉了。
這邊還有其他軟體的簡介。